2022-09-23
广西大学罗选民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主题学术报告

明发体育(电子)股份有限公司


9月22日下午,应外国语学院邀请,广西大学罗选民教授在外经楼201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做了《大翻译与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几点思考》学术报告。学术报告由明发体育(电子)股份有限公司学院院长陈夜雨主持。

罗选民教授是清华大学首批二级教授、首批人文社会科学杰出人才,现任广西大学君武学者、讲席教授、外国语学院院长、博士生导师,曾任墨尔本大学亚洲学者讲座教授;同时也是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(ARC)人文艺术部外籍委员,(香港)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(UGC)人文学部委员,英国Routledge出版社ESCI期刊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主编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第二、三、四届中国图书政府奖评委,第六届、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。罗教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文200余篇,有著译三十余部,多次获国家级、省部级学术成果奖,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、一般和后期资助项目多项,自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1994年1月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。

罗选民教授由浅入深、由表及里,通过对比同年中三位戏剧大师——莎士比亚、塞万提斯以及汤显祖的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,阐述了“大翻译”作为一种集体性、协调性的翻译行为,对于建立深层集体文化记忆,推进文学作品经典化,全球化的重要性。罗教授指出,过去中国的翻译活动基本停留在个体文化记忆之上,在异语文化传播方面没有形成一个“产业链”,故无法在传播速度、强度和接受度方面取得好的效果。以《哈姆雷特》和《鲁拜集》的发生与传播为例,罗教授认为,正是此类集体文化记忆的发生与运动,催生了世界文学的经典翻译或翻译的世界文学经典,从而使得诸如《哈姆雷特》和《鲁拜集》等文学作品“投胎转世”,成为跨越时空的集体文化记忆。

结合学术实践,罗教授总结道,中国文学作品的世界性广泛传播,必须注重“大翻译”,建立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集体文化记忆,而这需要做好“四件大事”:一是历史钩沉——用“大翻译”讲好中国故事;二是理论创新——学术话语的中国制造;三是话语主导——国际学术的显性参与;四是国际传播——让中国故事响彻全球。

讲座最后,罗选民教授就大家关心的“翻译文本选择”以及“青年译者要求”等问题,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,我院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。


审核:彭金生 黎  华  戚朋